足球青训的胜利,为何总带着一丝悲凉?
山东U-20全运队又赢了,1-0,陈泽仕(或者杜月徵?)的任意球破门,韩鹏的球队三连胜在望。新闻稿里洋溢着胜利的喜悦,仿佛一切都在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——青训成果显著,未来可期,金牌在招手。可仔细想想,这样的胜利背后,藏着多少中国足球青训的无奈?
我们总在庆祝胜利,却很少问:为什么我们的青训,永远只能靠“少数人的胜利”来证明自己?山东U-20赢了,可全国有多少支U-20连比赛的机会都没有?有多少孩子因为“没前途”早早放弃足球?有多少青训教练拿着微薄的薪水,在基层苦苦支撑?我们看到的是一场胜利,看不到的是无数被淘汰的“失败者”。
更讽刺的是,连进球者是谁都搞不清楚。媒体说是陈泽仕,也有人说是杜月徵——连最基本的记录都能模糊,青训的“专业性”从何谈起?这不仅仅是笔误,而是整个体系的漫不经心。我们热衷于报道胜利,却懒得认真记录每一个年轻球员的成长。他们的名字、他们的努力、他们的汗水,在“赢球就行”的逻辑下,变得无足轻重。
韩鹏是个好教练,山东的青训在国内也算顶尖。但问题在于,我们的青训体系,是不是只能靠个别优秀的教练、个别有钱的俱乐部去支撑?如果哪天韩鹏不干了,如果哪天山东鲁能(泰山)的投入减少了,这批孩子还能走多远?中国足球的青训,不能总指望“英雄主义”,而是需要一套真正可持续的体系。
看看日本、看看欧洲,青训的成功从来不靠某几个天才或者某几场胜利,而是靠完整的梯队建设、科学的训练方法、公平的选拔机制。我们的青训呢?仍然是“集中资源搞精英”,仍然是“赢球就是硬道理”。结果呢?国家队一次次让人失望,联赛水平停滞不前,青训成了“面子工程”,而非真正的根基。
我们总说“足球要从娃娃抓起”,可抓的是什么?是成绩?是金牌?还是真正热爱足球的孩子?如果青训只是为了全运会、为了政绩、为了俱乐部的短期利益,那再多的胜利,也掩盖不了体系的空洞。
赢球值得高兴,但别让胜利蒙蔽了问题。中国足球需要的不是一场又一场的“1-0”,而是一次彻底的反思——我们到底在培养什么样的球员?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足球?如果答案仍然是“只要能赢就行”,那这样的胜利,不过是又一场自欺欺人的狂欢。
U22国足的签运与未来:冲击亚洲杯的策略与准备
申花国脚后卫将提前解约转会上港,锁定核心位置,获得顶薪待遇
费利佩:争冠决心不减,成都蓉城需展现中国足球实力并夺冠
上海主持人何卿:曾是前国脚女友,低调嫁人后,9岁女儿成为骄傲
热度暴涨,卡纳瓦罗造势!原来国足主教练还是“香饽饽”?
抽签引爆悬念!国足生死签牵动人心,宋凯暗中出手能力挽狂澜
亚冠精英赛:本泽马哑火,吉达联合遭遇连败,C罗劲敌2连败惨淡
今晚!CCTV5不转,1平台直播亚冠上海海港PK广岛三箭,能否2连败
上海申花在亚冠两轮仍未取胜,历史不胜蔚山现代,阿苏埃建功
伟大的1
18岁天才横空出世!艾沙·卡马拉如何成为巴萨女足的新星?
热血夺冠!灵武队勇夺2025年全区青少年足球女子U14组锦标赛冠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