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ntent="https://q1.itc.cn/q_70/images03/20250601/7acba6364e4c486aa5e25dcfaeda1ada.jpeg"/>
中国女足这场0-3,说实话我看完有点发懵,但更多的是失望——不是因为输了球,而是输得没脾气。
美国女足这仨球,踢得太“复制粘贴”了。右路一顿爆冲,往中间一传,咣咣咣,全进了。第27分钟、34分钟、53分钟,三记右勾拳,打得咱这边边线都快磨没了。看着那条右路被打成高速通道,我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:咱这防线,是不是没人提醒一下该补位了?
真不是说女足不努力,但这比赛踢下来,那差距就跟“初中生打省队”似的。你看美国队那节奏,传球又快又稳,球员速度快、对抗强,压迫感十足,简直不给你喘息机会。反观我们,35%的控球率,全场3次射门,1次射正——你说是对手太强,还是咱根本打不进去?
尤其是边路,真让人看得心惊胆战。米歇尔那边一带球,我就知道要出事。不是她厉害得离谱,是我们这边没人贴身,没人补位,也没人喊话。你看业余踢球的人都知道边路不能让人轻松下底,可国家队级别的比赛居然没人兜后,这是战术问题还是专注度问题?
这场比赛踢到后半段,我就有点不想看了。不是心态崩,而是——你明知道下一波攻势又是从右边来、又是传中,但依然拦不住,心里那种无力感,真挺煎熬。
有人说这就是世界级的差距,但我不认。差距可以理解,完全放弃反击、毫无战术变化,那是教练团队的锅。咱不是没人才,但场上那些跑不动的、断不了球的,真不是她们不拼,而是整体思路太保守,太慢,太“过时”。
别看这是友谊赛,但从场面来看比淘汰赛还残酷。美国女足早早换人练兵,踢得像训练赛,我们这边倒像是在扛任务,踢得小心翼翼,生怕失误。可问题是,你不主动点,对面根本不给你喘口气的机会。
现在中国女足的现状,说轻了是挣扎,说重了点就是“亚洲二流,世界边缘”。别再拿2022年亚洲杯说事,那年夺冠是拼出来的,但这三年过去,日韩澳早就又往前迈了一大步,咱们却还在原地踏步,甚至有点退步的趋势。
最让我担心的是年轻人在哪儿?场上看不到能突破、敢控球的新面孔,全是靠老将扛着。不是说老将不行,但一个队不能永远靠几位30+的老姐姐苦苦支撑。你看美国,00后已经是主力了。我们呢?99后都还在边上凑数。
说到底,这事不能只怪教练,也不是一场比赛的问题。联赛质量不行、青训没体系、选材面小,这些老毛病年年说,但没见根本解决。你别说男足,这种基础问题在女足身上一样刺眼。
我一直挺尊重中国女足的,毕竟“铿锵玫瑰”的情怀,多少人小时候都是听着她们的故事长大的。但现在说实话,情怀也顶不住现实的泥泞。别老靠某一场逆袭去缝补信心,我们需要的是长期、系统、真刀真枪的提升,不是靠一两场爆冷就开始自嗨。
还有,别老拿“打强队就是学习”的说法当挡箭牌。学习可以,但你得拿出东西来。连续多年面对欧美强队都是零星防守+偶尔反击的剧本,那你学到啥了?不能说“咱水平不够”就成了万事免单的解释。
如果说这场球还有什么亮点,那就是——我们终于正视了差距。就像照镜子一样,脸上的泥、眼角的皱纹都摆那儿,不遮不掩。但照完镜子得洗脸,别光照着感慨一句“我好累”,然后该干嘛还干嘛。
说到底,中国女足现在缺的不是一次比赛胜利,而是一套能长期让人看到希望的成长轨迹。这东西不是靠一场爆发拼出来的,是一点一点挖地基、搭架子的工程。
你们觉得,中国女足还算世界二流吗?欢迎聊聊你心里的标准。
U22国足的签运与未来:冲击亚洲杯的策略与准备
申花国脚后卫将提前解约转会上港,锁定核心位置,获得顶薪待遇
费利佩:争冠决心不减,成都蓉城需展现中国足球实力并夺冠
上海主持人何卿:曾是前国脚女友,低调嫁人后,9岁女儿成为骄傲
热度暴涨,卡纳瓦罗造势!原来国足主教练还是“香饽饽”?
抽签引爆悬念!国足生死签牵动人心,宋凯暗中出手能力挽狂澜
亚冠精英赛:本泽马哑火,吉达联合遭遇连败,C罗劲敌2连败惨淡
今晚!CCTV5不转,1平台直播亚冠上海海港PK广岛三箭,能否2连败
上海申花在亚冠两轮仍未取胜,历史不胜蔚山现代,阿苏埃建功
伟大的1
18岁天才横空出世!艾沙·卡马拉如何成为巴萨女足的新星?
热血夺冠!灵武队勇夺2025年全区青少年足球女子U14组锦标赛冠军